PM学习-1.了解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做什么

摘取自《俞军方法论》

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

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且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本节将会介绍需求、生产、销售、协调的概念,以及产品经理在不同环节中对应的工作。为了让大家有具象的认识,在此也对常用的工作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归类,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已经有过一些应用。

需求(定义产品)

需求来自用户,很难被凭空创造。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只有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

了解用户需求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调研和洞察、需求分析、试错型判断、新业务决策。决定生死的新业务决策通常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级别的人做的,也是最关键的。一般的职业产品经理,做到试错型判断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权衡,决定优先级,判断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生产

当明确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并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实体产品、软件产品,又或是一项服务。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略优化、功能演进、复杂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都只是日常的工作内容。这些都是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的一些手段,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方法:生产洗发水产品可能需要的是设计配方等化学方法;App 时代可能只要会画原型就可以了,把交互做到极致就是很厉害的产品经理;再往后是策略优化、功能演进,然后是负责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

销售

销售本质上是要和用户完成交易,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达成市场结果。不光是软件、传统产品需要销售,在线服务也是要销售的。只不过互联网产品通常通过市场运作、活动、运营、增长这些方式,让用户用上产品,来实现销售。只要让用户用上,就是完成了销售动作,不是一定要用户付钱,不是一定要传递某个物品。从供应到渠道的设计和维护,其实销售和生产有重叠的地方,没法明确划分。

在销售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可能会包括市场宣传、运营活动、做增长、售后服务等。虽然在不同公司的专业化分工中,这些方向会有专人负责,但是不排除这些也可能是某些产品经理的工作范畴。例如,互联网行业中,可能是负责品牌、市场、运营的人完成销售或产品推广的工作,但是很多公司又会有「增长产品经理」,在销售和产品推广这个方向上有所侧重。

协调

协调也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产品经理通过协调不同职能的人员甚至部门,使其通力协作,获取最后的结果。工作内容从简单的沟通推进,到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都有可能。

当然,在一些公司中,可能会有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但好多公司不设项目经理,或者权力没那么大。通常需要产品经理做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其实不管是新业务的协同、组织、完整实现,还是一个业务做大以后的完整经营,都是极复杂的事情。

产品经理虽然要创造价值,对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点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搞清楚,在当前阶段,侧重哪一个部分更能够创造价值,并在对应部分进行重点投入,以创造最大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销售」和「协调」工作做得平庸一点,不是严重问题。而对「需求」理解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这才导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地位上升,受到关注。

过去五年,最大的新要素是移动互联网;再往前十几年,最大的新要素是 PC 互联网,历史上的电、石油、蒸汽机也是当时的重大新要素。每一个影响时代的新要素出现后,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结合,就能创造无数的新产品,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去判断可以做什么。但每个时代,亿级和千万级用户规模的产品需求都是有限的,而且产品最后要从激烈竞争中胜出,才能改变时代。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产品经理,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如果需求产品经理表现平庸,之后不论融资多少,工程师、运营、营销人员多优秀,可能都无法弥补错误决定带来的损失。

当然,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团队认知,都会导致产品经理分工不同。有的企业分工互相重叠交叉,对其优劣对错,不能简单评价。因为一种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它就有自我强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所以一个公司,无论是产品驱动,还是技术驱动,或是销售驱动,或是短期利益导向,抑或是追求极致体验,都没关系,产品经理都可以在这个给定的基础条件下去追求优化。甚至一个公司内不同团队都可能会有差异,这取决于一个团队的认知。尤其像阿里巴巴这种规模巨大的公司,收购了很多业务,它内部的不同团队,比如优酷、UC 浏览器、盒马鲜生,对产品经理的认知不可能完全一样。

产品经理的选拔

摘取自《俞军方法论》

过去三年我面试了 500 多个产品经理(既为了保证滴滴产品经理的平均水准,也为了刻意学习怎么挑选产品经理),从各个维度去分析他们的特征,先发散再收敛和总结:不同的产品经理都有哪些共性、哪些个性,然后分别匹配什么工作内容。

然后发现,很多高职级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和他的职级是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每个公司的职级评定标准不一样,虽然其他职业也会受这一点的影响,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非标准化属性导致这个问题更严重。

总结下来,市场上的产品经理职级,其背后影响因素众多,如:

• 能力: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

• 素质:品性,潜力。

• 岗位:业务规模,团队规模,边缘程度。

• 绩效:战功,绩优,业务增长。

• 资历:领域经验,工龄,履历背景。

• 博弈:稀缺性,谈判能力,跳槽升级,高薪倒推,离职挽留,让位补偿。

• 评审问题:随机性,临场表现,评委水平,作弊,领导强推。

你是否遇到过某些产品经理,觉得他职级挺高、背景挺强,但好像水平一般?就是以上原因导致的。

晋升标准无非是绩效、能力、潜力三者间的权重分配,没有绝对合理的标准(尤其是产品经理职业的工作内容差异大)。

晋升和职级标准制定的理性目标应该是为公司发展服务。那么,最合理的标准需要考虑公司内部业务和人才的现状、未来发展预期,来决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侧重激励什么。比如侧重短期绩效,则人人争先,短期内公司会有较强的战斗力;如果注重潜力,优先选拔高潜年轻人,则对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有利;如果注重专业能力,则公司的产品质量或技术含量会领先;如果注重协调沟通和文化价值观,则公司的组织能力和大规模作战能力会有优势。另外,公司制定晋升和职级标准,还要考虑内部的文化历史惯性和理解能力,以及外部大众的接受度,考虑在相关人才市场上的稀缺性和企业的竞争力。兼顾了上述约束条件,还最有利于公司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才是理性的晋升和职级标准。

产品经理绩效的定义可以差别很大,体验、收入、增长、创新、进度、效率、产品架构设计、组织建设、业务方满意度等均可作为判断标准,收入还可以分为侧重短期数字指标和长期总收入最大化。对产品经理能力的定义也可以差别很大,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就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它们都可能创造巨大价值,所以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资深产品经理的级别升高,在企业里越来越重要,他的素质、潜力、品性的重要性(相对专业能力)会越来越高,这是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通常是一个中枢岗位,要协调很多团队间的工作,要权衡很多员工和很多用户间的利益分配。

有些人的职级高,可能是因为他负责产品的业务规模大,或者团队规模大,或者给边缘业务的优待(边缘业务难吸引优秀人才,需要额外福利)。这样的晋升明规则或潜规则本身没有错,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但总会有聪明人会钻漏洞,比如拼命地招人以扩大团队规模,或者拼命做大业务规模以追求不健康的增长(一般是不计 ROI 的高额营销资源投入,或透支公司整体的品牌口碑)。

职级晋升看重领域经验、工龄、履历背景的企业也是有的,如果追求业务稳定发展,这也没什么错。还有些情况是因为稀缺性,某些人才很稀缺,就容易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级别。还有些情况是,员工被猎头或朋友诱惑得到了好的工作机会,想离职,那么企业为了挽留他而给他加薪升级是很常见的。也有些公司的薪酬级别对应关系较严格,有的部门要招进某个高薪人才,就会给他申报更高职级。也有些人因为项目烂尾(不是他的过错)补偿晋级,或者被调去边缘岗位而补偿晋级。还有一些职级错配的原因,可能是评审有随机性,或者某人是擅长做 PPT(演示文稿)的演讲型选手,做出把他人的业绩说成是自己业绩的作弊行为,或者领导强推特批帮助晋升等。

所以,我们面试产品人才时,不能只看候选人的临场表现,还要根据掌握的各种背景知识和产品人才参照系,去分析候选人的真实情况,然后再结合企业特定岗位的背景,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有些人招聘挑选产品经理会采用简化判断的方法,比如看重有几年经验,是不是大公司出身,参与过的产品是否知名,以及把职级高、管的人多、毕业学校好、懂技术作为加分项。如果你是一个招聘者,在不是招特别重要的岗位时,或者公司极速扩张需要大规模招聘时,那简化判断也是有效方案,牺牲质量换效率。但这种简化判断是有问题的,如果某个具体关键岗位招人,就不能这样做了。产品经理如果也按上述标准去评估自己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必有远忧。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思维决策能力,不是这些外在表象,真正优秀高潜的产品经理是很少的,按这些表象挑人很容易错过真正的人才。

比如说「毕业学校好」这一点,通常在招产品经理时被当作加分项,但对有些公司来说,在招应届生或低年限新手时,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毕业于清华、北大是减分项而不是加分项。这倒不是说清华、北大的学生不如其他学校的学生,而是要从未来稳定性这个角度考虑企业收益最大化。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如果是普通学校的新人,招聘进来学习两年产品经理相关知识后,他在市场上能轻易找到的可能是一个非一线公司的产品经理岗位或者一线公司的非核心产品岗位,而且跳槽后的加薪幅度可能是常规的 30% 左右,但是考虑到迁移成本,他不一定会跳槽。相比之下,同样时间招进来的新人,同样当过两年产品经理后,加上从清华、北大毕业这种有高流通性、高附加值的属性,他能轻易找到的可能就是一线公司的核心产品岗位,加薪幅度也容易超过 30%,那这对企业来说人才流失风险太高了。

一个员工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这个岗位对他的价值不是你付给他的工资,而要减去机会成本才是他真正的利润。假设你付给他年薪 100 万元,但是他在外部的机会成本是 80 万元,那企业当前岗位给他的真正利润是 20 万元,他就会很稳定地待在企业内。(为方便理解,这里只算了钱,没考虑业务机会、其他个人学习成长和个人综合福利。)又假设你给他年薪 100 万元,但是他在外部能找到的机会成本是 150 万元,那么企业当前岗位对他的价值是– 50 万元,那这个人能稳定待在企业吗?而流失一个良好产品经理对企业来说代价是很高的,很不划算,所以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不招聘他,把机会给另一个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好学校出身是减分项这一点,不是唯一决策条件,还要结合其他条件综合权衡取舍。如果你的业务在高速扩张中,或者你招的这个岗位不怕人员流失,那也可以招;或者这个人的产品天赋潜力是 A 类(具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的同理心),你不在乎他是什么背景,你一定能找到足够的空间给他,那也可以招。所以,很多东西都是要综合权衡的。

同理,如果不是招新人,而是招聘关键岗位的资深产品经理,除了要考察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和潜力,考虑他与企业特定岗位的匹配度,还要考虑的一点是,招聘进来后,候选人在未来两年内的薪酬、级别和个人能力的综合成长有多少空间。如果有较高把握会让候选人有不错的成长,那么这可能是个好交易,候选人的稳定性和产出也会比较有保障。

空降高阶产品经理,成功率天然就是低的。这是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既需要纵向深入理解业务,又需要横向跟很多团队深度协作,所以空降高阶人员天然就要付出很高的熟悉成本和磨合成本。产品经理做决策还无法都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必须依赖知识和数据背后的判断和理念,而空降新人不可能与原有团队总是达成共识,这也使得基层产品经理遇到上级换人和技术运营搭档换人时,如同跳槽一样难以适应。于是,空降高阶产品经理的常见结果就是走一批原来的下属产品经理。只有在这几种情况下,空降高阶产品经理的成功率会高一些:任务是复制一个产品;开始一个新产品;灾后重建,原产品出了大问题,人心思变;有巨大新要素成熟,给产品带来创造巨大新价值的机会。

产品经理的分类

摘取自《俞军方法论》

产品经理是个非标准化职业

有的职业可以做到流程标准化,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扮演的流水线工人,流程规定你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你只要按流程做动作,就能得到计时或计件报酬,这种职业不需要精挑细选员工,也不用在意员工的创造性、价值观、协作性、个性和思考能力等,某种程度上只是把员工当作机器。

有的职业做不到流程标准化,但可以做到输出标准化,这就可以按输出给报酬。比如很多销售职业,还有一些能用简单的数字化 KPI 实现有效管理的职业,都是输出标准化的职业。这种职业,虽然存在人才差别,但对挑选人才的要求也不高,因为可以赛马,可以用量化结果来筛选人。不过,有的企业会存在滥用标准化的问题,对一些并非输出标准化的职业,也用简单的数字化 KPI 管理,这一般不会有好结果,或者短期内有收益但牺牲了长期价值。

还有的职业做不到输出标准化。比如,每天输出 1 000 行代码的工程师就比输出 900 行的好吗?一天看了 30 个病人的医生,收入就应该高于看了 20 个病人的?那肯定不是,这些不是输出标准化职业,输出价值无法简单量化。但也有不少职业可以做到技能标准化,就适合主要按技能高低支付报酬和选人。基本上,能够拿证书的职业、专业评级有效性较高的职业就接近技能标准化。这种技能标准化的职业一般是可以通过有效学习和培训获得技能的,大学专业培养或系统训练可以量产普通合格人才。

但是,产品经理连技能标准化都做不到,专业能力无法通过学习标准技能获得,我们没办法开设一个产品经理专业或培训课程去量产人才,因为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虽然产品经理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当然,如果一个岗位只需要产品经理做 App,这种产品经理是可以培训量产的,也有跨产品的通用性。但过了 2013 年前后的 App 供给极度稀缺期,现在这种产品经理已经供大于求了,不好找工作还报酬平平。)

可标准化的职业就可量产(生产速度依然不同,受其他条件制约),标准和量产都能降低招聘挑选难度。但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工作内容、企业需求都是非标准化的,所以行业内有一句话:一千个企业有一千种产品经理的定义。

产品经理不是输出标准化的职业,产品经理的产出(产品成功)往往受到企业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以产品结果来衡量产品经理的能力不尽合理。对一个产品经理能力(成绩相关性)进行判断,应该按三维归因原理,从产品经理、合作团队和企业、环境机遇这三个维度分别分析还原。

综上所述,准确地说,好产品经理的「好」,一定是跟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不存在统一标准。但是,为了简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判断,我们还是要找出一些简单规律,来辅助选拔出「好的」或「潜力高的」产品经理。

按天赋高低分类——ABC 分类

A 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

对产品经理来说,深度思考是指习惯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且在同等条件下,对事物的洞察更深或更快。能深度思考的人很少见,但只有借助于深度思考,在微观场景和宏观背景下发现并理解事物的共性、差异性和各种因果关系,才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不断总结出规律和特点,提高未来决策和行为的成功率。

知人知面不知心,科学方法只能高效处理客观行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却无法确定和验证,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带着同理心来工作。同理心是指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准确地察觉和判断别人的感受。同理心是天赋本能,每个人多少都会有,后天也能通过刻意训练适度提高。当然,有超常同理心的人也很少见,但一旦有,做产品经理就极具优势。

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两场相同的战争,产品经理也面临相同情况,永远要在变化的环境中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要永远保持创造性的工作,如果产品经理的先天天赋占优,同等条件下的创造性和输出能力也会占优。

A 类产品经理很少见,这跟智商、经验、级别都不一定有关,更多是跟特殊天赋和潜力有关。事后分析一个产品或行业的得失和规律相对容易,很多人都能做得不错,但当产品和行业还处于结局不确定的发展过程中,就能更早更深地察觉到市场需求和行业方向的特质是企业最希望产品经理拥有的,这也是我们总在努力寻找 A 类产品经理的原因。

A 类人才里面当然也会有强弱之分,但是,只要符合 A 类标准就够了,甚至只符合 B 类标准,掌握了科学方法又经过充分实践历练,也够了。因为,对于大多数产品经理来说,创造成功产品的主要瓶颈还是机遇,如果能够抓住好的时代机遇,时代会推着你走。

B 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对 B 类人才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符合以上两点,又没有明显缺陷,面试一般都会通过。产品心,指的是真的喜欢做产品,真的喜欢做产品经理,也想做好这个产品,能从产品工作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功利心特别强,优先因为高薪、职业声望、权力、追求短期绩效等因素而做产品经理。

逻辑清晰不用详细解释,大家都容易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产品部组织的 MBTI 人格类型测试中,有 60 名核心或高潜产品经理参加,结果最多的人格类型是 INTJ(内向直觉思维判断,专家型)、INTP(内向直觉思维知觉,架构师型)、ENTJ(外向直觉思维判断,领袖型),共有 36 人(占 60%),而这三类人格在正常人口统计中只占 6%~12%(基于几个不同的统计)。NT 类人格代表着理性思考,运用理智和逻辑处理问题,关注事情的重点。当然,还有 40% 的核心或高潜产品经理是其他人格,分布广泛,所以测试结果不是这三种人格的产品经理也不用在意。

C 类: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逻辑不清晰,同理心明显弱,功利心过重,都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至少不适合成为高阶产品经理,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权衡取舍,没有上帝视角会降低决策质量。

缺乏职业热爱,期望工作朝九晚五和休闲生活,不爱加班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因为这个职业需要持续积累大量用户样本,不花大量时间是不可能合格的。

自我认知过高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有些背景和智力不错的候选人,因为自我认知高于他的实际情况,也明显不适合。常见现象是,有些人觉得自己就读学校好、学历高就有优势,但其实,这些与从事产品经理职业的成功率没有因果关系,最多在统计上成功率高一些,但也有限。

不爱思考,缺乏好奇心,自以为逻辑理性但过分围绕事物表面信息思考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点子多、爱思考,但又缺乏实践精神,抗拒或不重视事实、验证、反馈、迭代的人,也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

必须提醒的是,ABC 分类法只是一种简化方法(而且只是对天赋和潜力的分类,不是对当前能力的分类),人并不是按这种分类标准成长的(大多数试图把人分类的标准都有这个弊病),所以准确率是有限的,也一定会有很多适合企业需求的好产品经理并不符合这种分类中的任何一类。

另外,因为 A 类产品经理真的很少见,而 C 类人又不会被招进来(市场上存量还是很多的),故产品经理基本上都是 B 类。而且 A 类产品经理的天赋不是决定其产出的唯一关键因素,思维决策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得到提高的,掌握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经理的产出,充分利用好优质实践机会更是能让 B 类人经历超额历练,这些条件都可能让 B 类人实现 A 类产出。而企业最终是只看产出的,你有 A 类的产出能力就是 A 类人才,就能获得相应的待遇。

产品经理的高低分级

产品经理的高低分级是个难题,分级有效性远低于与之关系最近的研发工程师,原因多样。

首先,职级区分最终是为企业绩效服务的,而企业的业务特征、人才结构、发展阶段、面临的竞争环境和优劣势都不同,对企业益处最大的职级标准也会不同。当然,技能标准化的职业,容易形成一定的默认行业标准,那么企业一般也会迎合这个标准,因为这么做会使人力资源建设的交易成本最低。但产品经理是非标准化职业,也就无法形成默认的行业标准,也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决定产品经理职级的复杂要素。

其次,前文提到过,职级高低的标准主要是绩效、能力、潜力三者间的权重分配。

产品经理的绩效通常都依赖于产品成功,但产品成功往往主要不是由产品经理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质量决定的,不同程度上(有时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和环境机遇。

产品经理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这三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中间如何对标拉齐体现公平性和有效激励,极具挑战性。

产品经理的潜力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可以高薪招聘今年毕业的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中的前 50 名做研发,十年后,提前多给的那一点高薪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大多会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他们中的多数人也仍然会是行业中专业能力最优秀的。但如果企业高薪招聘今年毕业的所有中国大学生中的前 50 名做产品经理呢?先不说没有鉴别优劣的有效方法,即使按照学校成绩、社会活动、思维谈吐、实习经历等常规因素选拔出前 50 名,十年后,其中有几人能成为行业中最优秀的产品经理?这里的不确定性太高了,受外部因素影响太大了。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如果优秀的研发工程师的薪酬增长曲线从毕业入职开始是一条上升的斜直线,那么优秀产品经理的薪酬曲线应该先是上凹线(前期低于优秀研发工程师),后是下凹线(约五年后,实践验证过的优秀产品经理作为批量淘汰赛的幸存者,有极高稀缺性,市场价格可以反超同龄优秀研发工程师)。但二者的远期趋势却是殊途同归交于一点,不再有明显的高下之别,因为这时作为企业高级管理者的价值,更多是由领导力、人格、历史机遇等其他通用要素决定的,而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者的绩效互相影响。又比如,另一个和产品高相关的职业——运营,其职业特质更偏重短期经营绩效,主要按短期绩效分级也相对容易些。但产品经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长期绩效,长期绩效的贡献要怎么评估?部分绩效等两三年后再来评估吗?这显然不现实,这也是评估产品经理需要依赖预判,需要更多关注天赋和潜力的原因,是为了未来有不确定的长期价值收益。

image

图 5–1 优秀产品经理薪酬增长曲线

因为这些原因,产品经理的高低分级,如果仅仅粗分为四级还算容易,按对应的年薪价格可以分为:学习期,50 万元起,100 万元起,200 万元起。大部分产品经理,如果没有特殊天赋或特殊机遇,又没有付出特殊努力,也就止步于年薪 50 万元了(按现在的购买力,按一线城市薪酬),因为类似人才是可以量产的,所以没有市场稀缺性。一个逻辑清晰、有产品心的 B 类新人,进入一个还可以的产品环境,扎实实践成长四五年后,就是年薪 50 万元的产品经理。顺便也建议产品新人,不要都盯着几个著名产品经理对标,时代不同了,现在没有那么大的新要素红利,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很多大用户量新产品。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成为产品经理就已经很幸运了。想想每年 800 多万毕业生,有几个职业、多少人基本能在毕业五年内年薪到达 50 万元,而且做的事还令人有成就感,往往有机会创造较大的社会价值?想想其他三百六十行,有多少人才的天赋和后天努力毫不逊色,也能成为行业专家,但仅仅因为行业限制,年薪一二十万元就到顶?

但粗分四级只是良好愿望,现实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职级体系,这个体系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也绝对不会以产品经理为重心去设计。所以,很多企业的职级都分得比较细,每一级的薪酬区分度可能不到 30%。怎么才能把非标准化的产品经理用 30% 的价值区分度区分开来?对很多企业的产品负责人和产品线人力资源部门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好在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本质上是少数人的游戏,每个产品团队的领导者和极少数骨干基本决定了团队的产出质量和发展趋势。所以,总体上,要关注每个团队的领导者和极少数骨干和高潜人员,关注他们的成长、晋升匹配度和心态,有时可适当权衡甚至拔苗助长。(公平性对企业长期收益非常重要,不建议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晋升,对产品经理的培养倾斜或拔苗助长,主要是通过分配恰当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实现的,结果会自动生成。)至于其他人,跟着公司整体职级体系运行就行,不值得花太多时间,非标准化职业也没法算清楚,让人人满意。

低级别的产品经理分级比较好办,主要目标是分层和筛选。就像打游戏进入新手村,每隔一段时间升一级的心理激励是很有价值的,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去验证和发现高潜人才,也发现应该淘汰的 C 类人。原则上,刚入行的新人,一到两年升一级(前五年可以按专业能力和业务熟练度分三级),七八成的新人可在五年后成为年薪 50 万元的合格产品经理,而其他两三成新人属于少量被破格晋升或者被淘汰的。(产品经理做到高阶后跳槽空降的性价比低,只在前五年有高流动性,流动性不是坏事,人的价值也需要在流动中被发现和验证)。

产品负责人的更换

进入企业五年后的资深产品经理,尤其是已经在企业深耕某业务的资深产品经理,对企业和他自己来说都有较高的替换成本,晋升、定级和换人要权衡的因素就越来越复杂了。

很多公司会遇到这种情况,幸运地把某个产品做起来以后,技术等部门对产品负责人不满意,这时公司决策者要怎么办?

泛泛而谈一般规律和方法可以,但到这件具体的事上,我是给不出结论的。

首先要说明,在不了解背景等丰富信息的情况下,并不能确定这是产品负责人的问题,还是技术部门的人的问题,还是其他环境因素的问题。一般来说,后两个因素导致问题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某个具体案例恰好就是这样,小概率就变成 100% 的概率。需要观察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发生冲突的过程,才能确定问题的原因、权重,以及其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观念冲突。

如果确定产品负责人是主要问题,那解决方法到底是换人,请他转去负责新产品,把他的工作分割一部分,打感情牌或利益牌说服他改变,还是进行团队建设,加强互相之间的理解等,还要具体看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和痛点、内外部候选人的能力和情商、部门内员工和其他部门合作者的观念(会怎么看待这种处理)。无过换将,一定是很不利的,损失确定,但收益不确定。一般来说,只有在少数不得不换的情况下才换,比如面对巨大潜在机遇、巨大打击后的灾后重建、功臣的弱点是拖累业务的关键原因等,并且最好对继任者能达到的业绩有较高把握。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选择不换人,那就只能用管理技巧和组织建设技巧去改善,这方面自有擅长者和经典方法,我没有特殊方法。

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说解决方案的话,一般来说有两个方法比较有用,但需要未雨绸缪,不能等到问题太严重了才考虑,那样效果就差得多。

一是尽早关注他的下属团队的质量、潜力、成长,持续暗示甚至逼他招聘人才,招人才、用人才也是可以练习的,即使开始不擅长,吸取几次经验后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即不要让一个公司的所有产品工作都由一个人负责,否则随着业务的无限成长,总会到达个人短板妨碍业务增长的时候(除非这个人的专业能力或管理天赋高,又擅长学习进化),成为企业的困难。虽然很多岗位都会遇到这种业务规模升级后需要换人的问题,但因为产品经理岗位跟业务和各团队联系紧密,需要考虑长期利益建设,且只能在业务实践中成长,所以换人的代价远大于其他岗位。条件允许的话,尤其是如果有相对独立一点的产品,可以尽早扶持第二个产品经理成长,有了竞争和对比,双方和双方团队可能更快成长,技术团队等合作部门的不满也可能减少或者更有针对性。

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

摘取自《俞军方法论》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影响因素众多,比如以下几项:

• 企业对产品经理角色职能的认知和分工。 • 企业的绩效/体验取舍、创新/保守取舍等偏好。 • 所负责产品当前阶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高低。 • 产品经理个人专业能力和推动能力的高低。 • 产品即交易,企业以产品为媒介创造用户价值并和用户交换,为了促成交换,最能影响用户行为的变量有哪些,使用体验的边际 ROI 排在第几位。

除了以上几个维度,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大小,可以简单总结成如下与三个关键变量有关的公式:

产品经理的价值 = 经验等级 × 平台匹配度 × 智慧等级

经验等级会随着时间而增长,新人入行从业一两年,肯定会有明显的进步和差距,但是,如果一直做同一件事,会有边际递减效应,五六年之后的经验差距就很小了。五年差不多是个分水岭,产品经理入行五年后,基本上对该有的知识技能,产品怎么生产、怎么迭代,企业内部机制,都学得差不多了,对这个领域所有的用户、市场、政策、竞争、供给和上下游情况的理解也比较稳定了,基于相同产品的经验等级很难再拉开明显差距,再之后就更多是靠个人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潜力、性格来拉开差距了。这都是与领域相关的。

平台匹配度指的是产品经理的个人能力发展是跟平台深度绑定匹配的,产品经理一换岗位,平台匹配度就可能大幅度降低,于是产品经理对新岗位的价值就大幅度下降。产品是团队合作工作的结果,产品经理是中枢性角色,他要跟企业内部的很多部门和很多团队合作。同时,因为产品经理的很多判断是有不确定性的,所以他和周围环境必须理念相对一致,才能比较愉快地推动工作,要不然就会遇到较多争议。

比如有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可能做过社交类产品,并且遇到了好的实践机会,做过知名产品,当下他可能值 200 万元年薪,但是当他重新选择去做搜索产品,或者外卖、游戏产品,他可能就远不值那么多钱了,因为更换业务后经验等级大幅贬值了,更换公司后平台匹配度就都没了,都要重新学习适应。所以高阶产品经理空降很难成功,这是重要原因之一,越高阶的产品经理越是这样。如果是智慧等级不高的产品经理,只要一换公司,年薪 200 万元的个人价值就可能变成 50 万元,产出能力只相当于一个普通产品经理。

但是,如果你的智慧等级高,换业务、换公司后依然可以保持个人价值。招高阶产品经理的时候,就应该看重这个,假如他智慧等级高,哪怕他换领域了,个人价值也不会下降的,因为他可能用半年时间就能把这个领域快速弄清楚。智慧等级高,就是做同样一件事,能比别人更快更深地洞察。这样的人来到新公司以后,会对新领域有新的洞察,而且他原来的经验和思考也能被带过来,与新领域结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如果是智慧等级不高的产品经理,自己不容易有新洞察和创新,只会把旧经验带过来做复制性工作。如果你挖他来就是做复制工作的,那没问题,但如果你挖他来是做新领域产品的,他的旧领域经验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所以,产品经理的个人价值对每个企业、每个领域来说都是不一样的。高阶产品经理跨公司空降很难成功,如果要提高成功率,要么是去相同领域复制产品(能用上经验等级),要么做新产品(反正什么都是新的,站在相同起跑线上),要么做灾后重建(不用太担心平台匹配度,因为这时候大家都是零起点),要么就是巨大新要素正在改变行业(顺风行船,顺势而为)。

面试产品经理问什么

摘取自《俞军方法论》

面试一个产品经理,主要问两方面问题:

一是围绕他过去做过的某件事(一般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功能,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深入提问。你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针对以后的情况你考虑了哪些方面和做了些什么?开始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和原来理解的不一样了?又发现了哪些相关的洞察,你和外部市场上的其他人对其认知不一样?在迭代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你现在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回到当初,你还会做什么?

就像这样围绕他做过的事情去判断他的洞察能力是不是高于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绝对值,即所做产品的规模和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分母一起看。分母就是他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他做过的产品事务的复杂性,他经历的市场环境和团队环境的挑战性。估计一个这种经验的产品经理应有能力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再进行判断。不是说你做的产品规模大你就厉害,不是说你做过的事情多、管的人多,你就厉害,或者你的企业大、职级高、学校好你就厉害,这些都是分母,我们要找的是同等分母下的最大分子,这样的产品经理更可能在新岗位上有所成就。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候选人的表现差距不大,那么他的学校差,他做过的产品或待过的团队差,他的年龄小、经验少,反而可能是个优势,因为我们强调潜力优先,就是看重他可能带给企业的长期价值。天赋就是做同样一件事的认知、学习速度比别人快,或者上限更高,所以一定要以过去经历作为分母,以平均值为基准,来判断候选人潜力的高低。

二是问一件他不熟悉的事,必须是你熟悉而他不熟悉的问题,用这个问题来判断他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时,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这其实是为了看他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思维框架。如果只是要招一个人去负责一些产品细节和性能的优化,或者产品日常维护和沟通之类的执行性工作,不追求推动产品创新和突破的话,那其实招一个有一定经验的 B 类产品经理就可以。但如果你是要找一个真正对业务结果负责的产品经理,他就要有良好的思维框架,对用户、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思维方法论成熟,既要会发散也要会权衡、会收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产品的创新和突破。所以要问他一个他不了解的问题,看他是怎么拆解这个问题的。

问过这两方面的问题,有个基本判断后,对于 B 类产品经理一般就不会再问了,然后请候选人提问,回答后结束面试。但如果遇到一个疑似 A 类的人,或者是职级较高的产品经理,你们就会继续聊,这时的问题并不统一,而是根据对候选人的一些判断,针对性地互相交流以验证和进一步判断,这时关注的重点一般是候选人的性格、志趣和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面试前看一下简历,一般能快速获得信息,面试数量多了以后,你会发现,特别好和特别差的产品经理,一般来说在简历上反映出来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看简历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标签最大化效应。所谓标签最大化,是指人们爱用标签来最大程度美化自己,所以他可能是他特意给出的标签范围内最弱的那个。例如,如果一个人自称「从排名前三的学校毕业」,谁都不知道他具体从哪个学校毕业。候选人这么写简历,当然也不算什么过错,毕竟每个人都试图展示最好的自己,但我们可以根据标签最大化效应反推其能力。并且,还可以根据从后续面试中获取的信息,对照简历中的标签来判断候选人的总结能力和自我夸大的程度。

另外,简历中通常已包含应聘者对自我各项属性的认知,反映他三观的一些迹象,以及他对本次招聘方需求与偏好的判断,所以也可以根据简历推断他是否具有产品经理的关键属性。因为产品经理是要研究市场和用户的,必须有同理心,必须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写简历要有针对性,但对其他职业不必这么要求。正常的产品经理应该在投递每一个不同岗位时,都重新设计简历的。如果从简历就能看出来他没有针对性,说明他的同理心、勤奋程度、对招聘企业的兴趣至少有一样不合格。

对于 A 类高潜人才和高阶职位,因为离职替换成本太高,所以面试时还要预判该产品经理入职后两年内的成长性和机会成本,预判留存率。也就是说,如果候选人入职,两年内他的升职空间、加薪空间、产品成长空间大概会怎样?他个人能力的成长大概会怎样?他的期望值和这些成长相匹配吗?两年后他在市场上的成功机会大概会怎样,公司留人难度怎样?

判断产品经理的管理能力主要看两方面:

(1)人际能力(团队内部的识人用人和激励能力,外部的协调能力); (2)决策能力(恰好也是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只是除了市场权衡,还要进行内部人和事的权衡)。

寄望招一个产品经理,既要专业能力强,又要管理能力强,还要懂技术,这是不现实的,这只会大幅降低召回率,把合格人选范围缩小到找不着人的程度。合理的做法是,只有某产品岗位较依赖某方面的管理能力时,才偏重考察这方面的管理能力,在其他情况下,进行一个简单判断就行,候选人有管理天赋当然好,没有也无妨,只要他心态好、愿学习,未来做到管理能力合格总是可以的。

至于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面试时一般从四个角度判断:

(1)批判性思维; (2)同理心; (3)用户模型; (4)产品技能熟练度。

这里只提「批判性思维」而不提「深度思考」,是因为批判性思维不是特别依赖天赋,也是后天可以有效提升的,提升后也能有效提高输出决策的质量,所以适用于评估多数产品经理。具有很强同理心的人罕见,但面试的主要目的是把同理心差的人挑出来,这些人从事产品经理职业会使他和企业都越来越痛苦。考察用户模型,即考察候选人对他做过产品的用户模型的掌握程度,并由此判断他对人性常识和大众心理的认知程度。产品技能熟练度用于判断候选人的产品基础扎实程度,但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过往产品实践机会的质量,以此可以反推候选人的产品心、学习能力。与更偏天赋的洞察力相比,决策能力可经学习提高。

判断专业能力的简单计量方法是五分制,以 3 分代表百分制中的 4060 分,4 分代表 6080 分,5 分代表 80 分以上。简单计量的好处是容易对很多产品经理进行对比,并减少大脑系统 1 的便捷思维导致的认知偏误。

产品经理的潜力是企业的长期价值,面试中主要判断三项:

(1)自省(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合作、雇用、回避),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潜力; (2)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 (3)高成就动机。(短短的面试过程不能保证对潜力、性格、三观等有准确充分的判断,还需要在入职后的工作中持续判断。)

自省就是发现和承认自己哪些方面较弱和哪些事做得不好。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或者发现了不愿意承认(人都有自我美化的本能),就不会去改变,这些方面也就永远不能提高。但是一旦你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甚至总是在主动反省,就有很多方法去改善。比如说,可以自己学习,即便天赋不高,达不到优秀水平,也可以达到及格水平;如果没时间或者不愿意学习,也可以找一个合伙人,找个擅长这方面的人来负责;或者你级别高,也可以雇一个擅长这方面的人来负责这些事。即使产品经理是个专业岗,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的级别已经很高,就不用特别在意你的专业能力是不是领先于团队里的所有人,关键是你手下有多少优秀人才。自己行不行,级别越高越不重要,但是,「发现和承认自己不行」的能力,级别越高就越重要。还有种处理方法是回避:知道自己这方面不行,但不愿学习,也不愿找人合作或雇人,那可以避开这个方向,不做这个产品,或者做这个产品但不跟人比这个方向,而是进行差异化选择,选择自己的优势方向。

自省,毫无疑问是产品经理的第一潜力。人一旦会自省,就有了进化能力,跟起点相近但不会自省的人相比,十年后的差别可能非常大。正确认识自己也是最艰难的事之一。任何产品做到最后,决定其上限的都是决策者的认知进化能力。在工作中,会自省的产品经理成长总是很快。所以,建议产品经理们要习惯于反思自己的认知、思考、行为,从发现的问题中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然后通过学习、合作、雇用、回避等方法去改变。而面试选人,也应该关注优秀候选人的自省意识,如果遇到自省意识特别强或特别差的,就要区别对待。

产品经理不能光想不练,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强的,普遍成长更快。另外,高成就动机也特别影响产品经理的成长性。所以,面试时,如果遇到这在两方面有优势的人,也应对其高看一眼。

招聘大量应届生做产品经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特有现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互联网已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产品经理之路,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广泛,交叉兼容了不少其他职业或新的工作内容,并且企业习惯了配置很多人力把产品经理工作精细化;二是传统上过分面向高考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有所忽视,以致有丰富业务经验又有权衡决策能力的人稀缺,只能从应届生中大量补充。客观来说,每一届应届生中有良好思维天赋的人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只要多加几万元年薪,就能吸引这些高潜人才大量选择产品经理职业,一般一两年后他们就成熟起来。但如果想从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中招到一个有同等思维天赋的人,就不只是加薪的问题了,还需要面临平台匹配度、对方的替换成本和时间窗口问题。所以,高薪招聘高潜应届生,是企业获得三五年后的产品经理骨干人才最便宜的方法,没有之一。(当然,还得有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者,通常来说,好坏产品经理都容易扎堆儿出现,如果领导者不懂产品,往往最后整个产品团队都很平庸。)

应届生只有少量实习经验,面试他们就不一定要围绕做过的产品项目进行深入追问了,可以深入询问他做过的几件事,参与过的活动、学习情况、个人爱好均可,这样也可以考察他有没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思维洞察能力。

在面试选人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当前好」还是「未来好」。如果你在乎的是「当前好」,在乎工龄、背景和对口经验,你的筛选范围可能就小很多,不见得有几个人能符合要求且能马上入职。但是,如果你考虑的是「未来好」,更在乎潜力,那可选范围就大多了,也更容易招到 A 类人才。虽然开始的培养阶段会苦一点,但先苦后甜,而且在你这里成长起来的人,未来的互相磨合性、平台匹配度、忠诚度都会不一样。

最后,同质化的产品经理招多后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他们在思想上容易趋同和故步自封,并且,除非公司业务发展特别快,否则两三年后他们的晋升会是一个选择难题,反而对公司不利。所以,产品人才的选拔肯定要有一定的配比,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就像园林建设一样,既要考虑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观,还要考虑一年、两年、三年之后不同植物的成长。

2.3 产品理论基础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五个基本的层次:

  • 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发展的需要,如人对饮食、睡眠、性、休息等的需要。
  • 安全需要: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 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体要求被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的需要。
  • 尊重需要:获得并维护个人自尊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 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渴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又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

  • 求知需要: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 审美需要: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 卡诺模型(KANO模型)

是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卡诺模型中,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四种类型: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

  • 魅力属性: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 期望属性: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 必备属性: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 无差异因素: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 反向属性: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PM学习-1.了解产品经理
https://www.tohmm.cn/20240525/1.了解产品经理/
作者
H.mm
发布于
2024年5月25日
许可协议